麒麟区:老干部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3-12-01 09:03:17 来源:曲靖市委老干部局 
近年来,麒麟区三宝街道兴龙村为消除原兴龙村党总支书记张小三、村委会主任杨学富等人涉嫌强迫交易、寻衅滋事、故意伤害、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带来的影响,彻底解决原村“两委”班子遗留问题,主动回引村内德高望重、众望所归、功成名就的老干部回乡,担任村内辅导员、献策员、调解员、宣传员,参与产业发展、矛盾调解、引领民风等工作,有力推动乡村和谐稳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当选“辅助员”,老干部成为汇聚民心的“香馍馍”。按照政治上有觉悟、德行上有口碑、专业上有优势、社会上有影响的原则,组织开展外出优秀老干部人才摸底,排查出各类老干部49名。通过召开座谈会、征求部分党员群众意见,村党委召开会议审核,确定回引36名热心公益、公道正派、有影响力的离退休干部、教师、离职村组干部、道德模范、老党员参与家乡建设,发挥他们居住乡里、熟悉村情、收集民意的优势,积极为村“两委”建言献策,累计反馈民意70余次,涉及人居环境提升、资产资源发包、养殖大户回迁村内等问题,有效凝聚党心民心。
做好“献策员”,老干部成为推动发展的“智囊团”。针对原村“两委”班子遗留的砂石料出租价格过低问题,老干部们通过入户走访、召开院坝会,向村“两委”提出“废除不合理承包合同,重新签订合作协议,与辖区加工企业合作”的建议,村“两委”重新组织了招投标,与6家采石企业重新签订合同,并与辖区的昱安建工集团商砼搅拌厂、金江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誉达沥青拌合厂等企业合作,带动了村民买车为企业搞运输,每年增加集体收入200余万元,实现了集体资源的保值增值。
化身“调解员”,老干部成为纠纷调处的“顶梁柱”。为解决村民活动阵地少、矛盾调解无场所等问题,老干部们建议修缮“田家大院”作为村民活动、议事协商、矛盾调解场所,参与建立村民说事、村规民约、红黑榜、自来水收费管理、人居环境评比、门前五包管理等制度,搭建村民议事堂、民意箱等群众诉求平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13个,调解村民纠纷28起。在全村推行网格化管理过程中,23名老干部积极参与微网格、楼排长组建工作,参与村内志愿服务、政策宣讲、矛盾调解、暖心帮扶4大行动组,累计服务群众2000余人,群众满意度达100%,初步做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

变为“宣传员”,老干部成为乡风文明的“指南针”。针对原村“两委”班子集体涉黑涉恶问题,发挥老干部居住乡里的优势,为群众讲清了原村“两委”班子“两面人”的危害和“竭泽而渔”发展模式的弊病,消除了群众的错误思想认识,协助新任班子得到了群众的信任和认可。充分发挥老干部威望优势,牵头开展乡风文明宣传,制定并出台“兴龙村人情新风8条”,以身作则带动群众纠治婚丧嫁娶中的不良风气,减轻了人情负担,弘扬了文明新风。疫情期间,针对村民对兴龙辖区内设立“疫情留观点”的担忧和恐慌,老干部们配合村“两委”开展入户宣传,有效化解了群众的不安情绪。

(来源:麒麟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