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身上下功夫 小孩头上做文章!——曲靖市陆良县板桥镇大桥社区开展“一老一小”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4-04-12 15:15:59 来源:曲靖市委老干部局 
太阳刚刚从龙海山上升了起来,耳聪目明、步履稳健的陆良县板桥镇大桥社区90岁高龄老人王家云便杵着拐杖,悠哉乐哉地朝着王家坡山顶上的老年人活动中心走去,一来呼吸新鲜空气,二来锻炼身体,三来欣赏居民跳的广场舞。等到上午10点半,就在社区开办的“幸福餐桌”里吃着可口的饭菜。随后,便同老哥们一道在老年人活动中心玩起了扑克牌……这是陆良县板桥镇大桥社区开展“一老一小”工作的一个缩影。

坚持党建引领 谋划布局“一盘棋”
大桥社区辖白鹤堡、王家坡、方家埂3个自然村,共有19个居民小组、2115户6665人;社区党总支下设19个党支部,实有党员167名。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桥社区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凸现。截至2023年底,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940人,占比14.1 %。伴随着陆良县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大桥社区仅有的3000亩水田有2800亩被云南沃坤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租赁种植蔬菜,原先依靠土地谋生的农民只有另寻致富门路,除1000多名劳动力就近到本地企业务工外,其余2000多名劳动力则到江浙一带打工。由于三分之二的青壮年劳动力远离家乡,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其中,留守老人35人,留守儿童173人。对于身体有病、生活难以自理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和留守老人来说,“煮一顿吃几顿,子女不回不开荤”是其真实生活写照。对于留守儿童而言,父母外出务工后,长期跟随爷爷奶奶生活,时间一旦长了,难免会出现心理问题,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
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大桥社区党总支、居委会“一班人”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村出现的人口老龄化以及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系列问题,并非孤立的社会现象,而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必须站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加以考量和谋划,履行使命担当,不当“甩手掌柜”,围绕“一盘棋”“一张网”“一片爱”总体思路,采取“支部带动、社区推动、居民联动、社会促动”办法,创造性地推进“一老一小”工作。
坚持统筹推进 精心编织“一张网”
大桥社区虽然属于经济并不发达的农村地区,集体经济收入也比较有限,但却有着悠久的尊老爱幼历史。
早在2006年的时候,社区就开始编织“娱乐网”,投资130多万元兴建了2个门球场和1个地掷球场,组建起7支门球队和9支地掷球队。随后又投资180多万元,相继在王家坡、方家埂、白鹤堡3个自然村兴建了老年人活动中心,专门配备了扑克牌、象棋等供老人们娱乐,并提供报刊杂志等学习资料,以此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当老人们有了娱乐的地方后,大桥社区又针对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留守老人与日俱增的实际,着手编织“暖胃网”,重点解决老年人面临的吃饭问题。2016年6月,大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正式成立,通过采取“上级补一点、社区拿一点、社会捐一点、个人出一点”办法,率先在陆良县开办“幸福餐桌”,配备了6名专职服务人员,同时在大桥社区居家养老中心和王家坡村居家养老中心设置2个就餐点,符合就餐条件的老年人每人每月只需200多元,就能吃上热气腾腾、美味可口的饭菜。截至目前,在“幸福餐桌”就餐的75岁以上老年人有81名,实现了“为政府分忧、替子女尽孝,帮老人解难”的目标。
现年80岁的留守老人王长建和老伴孙祝美激动地说:“自从儿子、儿媳外出务工后,我们常常是冷一顿、热一顿地过日子,有时冲一碗酸汤泡饭充饥,有时用白糖水泡饭填饱肚子。自从来到‘幸福餐桌’吃饭后,根本不用动手就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真是托了党和政府的福、沾了社区的光呀!”2023年“九九”重阳节,筹资80万元新建的大桥社区老年大学正式开学,这是社区专门为老年人编织的“学习网”,260多名学员在陆良县老年大学老师们的带领下,刻苦学习各自喜好的音乐、舞蹈和体育类项目,或吹奏葫芦丝,或跳舞,或练快板,或练太极拳,或跳健身操,每周授课两次。老人们由衷地说:“年轻时成天和土地打交道,老了竟然还开起了洋荤、赶起了时髦。”去年“九九”重阳节,大桥社区“银龄志愿服务队”成立,由42名老党员、老干部、退休回乡人员和有威望的乡贤共同组成,这是社区专门为老年人发挥余热搭建的平台,将他们全部编入社区网格员队伍,及时发现隐患,参与热难问题调处,督促检查环境卫生,传播敬老爱幼时代风尚,参加社区事务讨论决策等。群众们都认为,“银龄志愿服务队”的作用不可小觑,尤其在调处纠纷、化解矛盾方面很有帮助,只要“老将们”出马,用“谁家灶头上不冒烟”“手指伸出来还有长短”“一只拳头捏不到晚”“走截平路爬截坡”等一些接地气却又充满生活哲理的话语耐心开导群众,许多棘手问题就能在和风细雨中得到妥善处理。
大桥社区在关心老年人事业的同时,还聚焦留守儿童问题,精心编织“护花网”,形成了社区、学校、家长“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氛围,为孩子们营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一方面,由社区干部、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银龄志愿服务队”成员和基层网格员共同组成“爱心使者团”,与173名留守儿童成功“牵手结对子”,及时摸清和掌握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和日常生活情况,引导远在千里之外务工的家长尽量抽出时间多与家中的孩子进行电话沟通或视频聊天,并重点解决了23名处于生活困境中的孩子的吃饭问题,将他们纳入“幸福餐桌”服务范畴,统一接送就餐。同时,主动与民政部门对接,将其中4名处于生活极度困难状态下的留守儿童列为低保救助对象。另一方面,除了由社区出面聘请1名有资质的心理辅导老师定期给孩子们上心理辅导课外,还发动学校老师积极配合做好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关注孩子们的情绪和心理变化,及时与孩子的监护人取得联系,在问题形成初期进行心理干预和行为矫正;开展“同处一片蓝天下”警示教育,防止校园欺凌发生。
坚持同频共振 真情播撒“一片爱”
大桥社区干部深刻体会到,“一老一小”工作是一项事关百姓福祉的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要实现行稳致远的目标,避免处于昙花一现的尴尬境地,除了做到“打铁自身硬”外,还必须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力量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从2006年开始,大桥社区不间断地投入450多万元,兴建了居家养老活动中心、小广场、门球场、地掷球场、王家坡景观公园等一批硬件基础设施,为老年人和留守儿童创造了良好的生活、娱乐、学习条件。在此基础上,扎实开展以遵纪守法、尊老爱幼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营造尊老爱幼的良性氛围,逐步形成尊老爱幼的时代风尚,让尊老爱幼渐渐融入到居民的脑海中、落实到居民的行动上。每逢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来临,社区都要召开老年人座谈会,给老人们送去关爱和祝福。到了重阳节,社区又会召开敬老尊贤表彰大会,对获评“五好家庭”“尊老爱幼先进个人”的家庭和个人进行表彰,给他们佩戴大红花,颁发奖状和证书。到了春节,社区就借着外出打工人员归来的契机,热热闹闹地举办为期3天的迎新春大型文体活动,开设广场舞、门球、地掷球、乒乓球、扑克牌、象棋等比赛项目,营造出和和美美、健康向上的节日氛围,令周边村寨群众羡慕不已。
看到大桥社区在推进“一老一小”工作中敢想敢干、雷厉风行,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给予了高度重视,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在开办“幸福餐桌”、兴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打造王家坡景观公园等过程中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民营企业和社会有识之士也积极主动地伸出关爱之手,累计捐款180多万元,为大桥社区推进“一老一小”工作锦上添花。
(顾贵明  侯丽娟  骆琼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