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老干局坚持多年举办的老干部读书班和征文活动,既是辅导我们学习领会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课堂,也是离退休人员进行才艺培训和展示才华、发表作品的园地。市委老干局搭建的“读书桥”、“征文桥”情系老同志,温暖“夕阳心”。我原来以为党政机关对文学感兴趣的人不多,懂文学、关心文艺创作的领导者更少,所以每每写出小说、童话之类的稿件都不敢作为征文投稿。经过2013、2014年两次评奖,我发现老干局的领导和科室负责人不但爱好文学,而且对文学作品非常“识货”。凡是主题新颖、创意好、有文采的作品,都能评上较高的奖项,或被推荐到省报、省刊发表。许多作者,包括我自己,当时与老干局的领导和评委完全不相识,甚至从未见过面的,也一视同仁。2013年征文的主题是“同心共筑中国梦”,因为那时习近平主席刚刚提出五大文明建设,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以我关注的焦点是生态文明建设,我写了两篇文章应征,一篇是《建设美丽曲靖,我愿……》,被推荐到省里的报纸,刊登在头版,并且获了奖,给我寄来了两百元奖金。另一篇散文《难忘家乡的小树林》,得了个二等奖。第二年,我写了一篇《当你老了,你会想起谁?》,评了一等奖。同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香港著名女歌手莫文蔚唱了一首歌,歌名就叫《当你老了》,读过我的那篇文章的人都以为那首歌是我写的,纷纷打电话来问,我说,我能写出那么好的歌,我也不是这个样子了。
市委老干局从大量来稿中挑出来的稿件,都能较为准确、客观公平地体现以质量作为评判标准的原则。对每篇作品的评语都十分内行,让人心服口服。
比如我今年12月写的短篇小说《转折关头的一天》,是写一位县委书记长期受左的路线影响,思想僵化,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在广大农民的推动下,解除了禁锢,毅然投身到农村改革的大潮中去的故事。稿子写出来后,我不敢送去,而是先送了一篇写龙潭公园的散文,原来的题目叫《我幸福、我快乐,因为身边有一座“全世界最好”的公园》,这是我第一次认识综合科的张利民同志,和他有了第一次面对面的交谈,他对这篇稿子从标题到正文都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我听他讲的很有道理,觉得他特别懂文学,便把小说的手写稿拿给他看,本来只是想请他提个意见,没想到他看后突然说,两篇稿子相比较,我更看好你后边这篇小说。第二天,我把小说打印稿和龙潭公园那篇散文的修改稿送去,他看了很满意。他说,虽然今年的征文计划中没有设立小说的奖项,但他可以向领导反映增加一个奖项,把这一篇也列上。
后来陈永恒局长看了给予的评语是:“有写作功底,有时代印迹,有文学气息,有思想内涵。是本年度征文的一篇代表作”。如此专业的评语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往常只有专业作家、资深编辑才会作出这样的评价。后经评委审议,我这篇小说评了一等奖,散文《龙潭公园,我爱你》评了个二等奖。
此次评选出来的稿件,无论体裁、题材、写作风格和作者职业、单位、覆盖范围都很广,既体现了质量为上,雅俗共赏,又照顾到了一些刚刚跨入文学领域的新手,激发了所有参赛者的创作热情。我认识的一位八十多岁的女老人,我在化肥厂当工人时的同事贺永芳,她在培训队和回厂后的工作是搞化学分析的,我从未听说过她喜欢诗歌,此次她创作的诗词也获了奖。她是在老年大学学习后对诗歌产生了兴趣,才开始创作诗词的。还有的属于顺口溜,但反映的是一个行业的变化,也登上了大雅之堂,获了奖。
市委老干局给我留下的另一个深刻印象是,他们善于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按照学员的需求,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思路,改进老干部读书班办班形式和讲座内容,为我们打造了一个独具特色而又富有成效的学习交流平台,因而增强了对广大退休人员的吸引力。离退休人员离开工作岗位后,学习兴趣普遍下降,参与意识越来越淡薄,要使他们长期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经常参加各种活动,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情。
由于市委老干局的同志们随时掌握老干部的需求和愿望,改进会风,把各项活动安排得紧凑有序,每次讲座和情况通报都给大家带来新的收获,而且每次都觉得没有听够,还想听,却散会了。为什么我只要接到通知都会雷打不动地赶回来参加;为什么许多年事已高,而且职位较高的同志,如原曲靖地区行署专员尹祥光、原行署公安处处长杨建友、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朝林等,我都能经常见到他们在读书班上跃动的身影,我想正是这个原因。
(原曲靖市广播电视局局长 邵建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