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宗县老年大学坚持“三个强化”,突出政治建设,深化思政教学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思政课质效,使老年大学成为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的主阵地。强化党建引领,筑牢思政教学根基。师宗县老年大学自1991年建校起就把思政教育列为必修课,摆在教学首位,始终作为办学的生命线。多年来,学校坚持党建引领,发挥特设党支部、7个临时党小组的功能作用,构建“党建+班级+思政+”工作机制,统筹谋划制定思政教学计划,常态化融入日常教学,通过线上与线下、集中与分散、规定与自选等方式,每学期开学、期中、期末思政课不少于3个课时,每节专业课前5分钟讲授一个党史微故事,学校每周在老年大学微信群推送一篇省委老干部局云岭银潮之声大讲堂等思政内容学习篇目,适时组织学员讨论交流,撰写心得体会,凝聚思想共识,确保思政教育教学工作根正源清,推动老年大学思政课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落地见效。

强化师资队伍,拓展思政教学内容。加强师资库建设,建立一支由党政干部、党校教师、学校班子、退休干部和社会贤能等热爱老年教育的人员组成专兼职思政教师队伍。结合实际制定思政课内容,因时因需施教,重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创新理论、“四史”、党章党规党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事政治、形势政策、传统文化、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族团结进步、家风家教等为主要思政教学内容。同时,有针对性的融入具有本地红色教育、非遗传承、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等特点的思政教育内容,切实增强学习实效。老年大学副校长李家美结合党史学习编辑思政教材《党史诗声》,将党史中的大事用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加以注释党史知识,提供学校思政教学使用,邀请史志办、党校老师定期到老年大学讲授思政课,不断增强学员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强化课程设置,创新思政教学方式。结合学校教学及学员实际,紧扣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做到思政课与专业课有机融合,创新教学方式,采取“专题讲座+讨论”“集中授课+自学”“原文诵读+交流”等方式,通过固定思政课、空中思政课、行走思政课、实践思政课等教学,实现线上与线下、请进来与走出去、集中与自学相统一,切实增强思政课的凝聚力、吸引力、实效性。每年组织学员到烈士陵园、彩云石洞会议旧址、葵山马厂革命纪念馆等开展红色教育思政课,到竹基窦垿故居、楹联之乡开展历史文化、家风家教思政课,到五龙、龙庆等少数民族乡镇老年大学学习传承壮族“三月三”、彝族“火把节”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庆祝建党节、国庆节等重要节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展览展示展演活动,春节前夕,组织学员进村入户开展“写春联、送祝福、迎新春”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思政课“走新走心”,提高思政教育质效。建校30多年来,师宗县老年大学从未间断办学,开设专业保持在10个以上,累计入学学员3万余人次,没有发现学员违规违纪问题,广大老同志始终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做到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