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磐情系三农,论文写在胜境大地。二十余载如一日,呕心沥血研究一粒魔芋”……“退休不褪色,永葆学者本色”。他用挚诚和坚韧丈量人生的真谛,用热血和眷恋带领“芋农”奔向乡村振兴幸福新生活。这就是被富源县广大干部群众亲切称为“卢魔王”卢俊致力于魔芋产业致富的最生动诠释。卢俊同志于1979年11月参加工作,2017年3月在富源县农业农村局退休,是二级研究员、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魔芋虽小,但可以做成富民大产业”。一提到魔芋二字,他总有说不完的话语。熏陶于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工作一直与“三农”相濡以沫的深厚情怀,熟悉农村,情系农民,一生都在与农民和土地贴心交流,一生都致力于富源魔芋产业的发展,擦亮了“富源魔芋”地方品牌价值。2017年3月退休后,卢俊同志始终坚守初心,一直致力于富源魔芋产业种质资源、品种选育、栽培加工技术、魔芋制品的研究与推广工作,为富源魔芋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只有打好品种、病害、技术三关,才能让魔芋产业更可持续发展”。他常常这样说。20多年来,他带领攻坚工作团队,潜心研究实践,重点从魔芋品种改良上着力、提优技术上着手,天天在实验室和田间两头跑,日复一日的研究试验,现已成功选育出金地魔芋1号、2号、3号新品种,研发出魔芋连作障碍更换魔芋品种、增施生红土、施用微生物肥等3套成熟技术应用于大田推广,累计在中国魔芋产业相关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新型实用专利12项,外观专利2项。这些论文和专利广泛应用于“富源魔芋”种植、产品加工等。到2023年,富源县种植魔芋15万亩,建成了全省最大的魔芋良种繁育基地。特别是在退休后,为进一步攻克魔芋软腐病和种植连作障碍这一世界难题,邀请云南农业大学朱有勇院士3次带领研究团队到富源魔芋老区,开展魔芋病害防治田间试验和示范指导,联合县内专家建立了富源魔芋银发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助力富源县于2021年摘得“中国魔芋之乡”国字号荣誉。为加快魔芋加工转化,增加魔芋产业附加值,他主动深入企业,做好技术咨询、业务指导和服务支持,不断健全富源魔芋产业链,富源先后发展了金田原、佳芋、雄升等10余家魔芋深加工企业,构建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实现了魔芋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壮大、农民群众增收等多重效益。与此同时,他创新开办《金地魔芋》公众号宣传推广种植技术,每年采取图文方式发刊330期以上,让广大芋农足不出户就可以学习魔芋载培技术。“通过假期实地观摩与培训,促进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使我收获颇丰”,一名参加培训大学生说。为切实做好魔芋产业人才专业化技能培训,他创新建立大学生创业创新团队,采取“理论教学+情景模拟+现场指导+一线锻炼”模式,每年寒暑假期间,吸引来自各大专校院的50余名返乡大学生到他的银发专家工作站学习魔芋种植、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等知识,在没有研发经费的情况下,自筹资金给予每名来实习大学生每月2000元的生活补助。5年多来,累计组织实习大学生开展魔芋种植、科研、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创业创新培训12期400余人次,为推动魔芋产业持续发展培养了一支后备人才队伍。二十年矢志不渝,二十年臻于魔芋研究,实现富源县魔芋产业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魔芋产品从大山走出云南、从中国走向世界……“无论困难有多大,我都会一直向前。因为眷恋,让生命才更有价值”。年已67岁的“卢魔王”,依然精神抖擞、步代矫健,“痴迷”的奋战在富源魔芋研究第一线,一心一意为富源魔芋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奉献余热,为创造富源魔芋产业新质生产力追光逐梦。